目前,垃圾填埋依然占据生活垃圾处理的“半壁江山”,而垃圾进入到填埋场之后,会产生出废水——渗滤液。垃圾渗滤液具有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等特点,如不妥善处理,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到2020年,垃圾填埋渗滤液将产生1257万吨,处理市场达到25亿元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建设规划》)显示,到2020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处理设施规模为47.71万吨/日。由此计算,年处理规模将达到17414.15万吨。
根据一项试验结果显示,每吨垃圾(含水量47%)每年产生的渗滤液量为0.0722t。[1]中国填埋垃圾初始含水率平均52%。[2]
由上述数据作为依据计算,可估算得出到2020年垃圾填埋渗滤液年产生量可达1257万吨。根据市场行情来看,渗滤液处理费用约在200元/吨左右。如此算来,到2020年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市场规模约为25亿元。

- 注:表中计算得到的数值均为估算值
◆垃圾渗滤液处理单个项目年均利润百万
除了市场规模外,利润同样重要。
当前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每立方米/日建设成本在10-20万元之间,每立方米运营成本在100元左右,设渗滤液处理规模为m立方米/日,运营时间为a年。

注:1、上述计算过程中渗滤液密度设定为1吨/立方米;
2、每立方米/日建设成本设定为15万元;
3、每年运营时间设定为250天。
从上述计算结果估算得到,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将在第7年开始实现盈利。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周期一般都超过15年。
代入一些具体的参数计算可到,一家规模为500立方米/日的渗滤液处理厂运营15年,将实现11250万的利润,平均每年750万元。(计算结果未考虑税率、贷款利息、折旧、意外风险等因素)

◆垃圾填埋规模减少,渗滤液处理市场是否将紧小?
根据《建设规划》显示,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处理设施规模将由2015年的50.15万吨/日,减少到2020年的47.71万吨/日。
填埋处理规模的降低可能将导致渗滤液产生量减少,如果说2020年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市场规模为25亿元,那么2015年应该会更高,是否意味着从2015年到2020年市场规模应该是越来越小?
并不是。从已发布的一些信息来看,产生的垃圾渗滤液仍未被完全处理。
《天津市通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移交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问责情况》显示,2016年5月起,天津市某公司违规处置4.8万吨垃圾渗滤液,将垃圾渗滤液转运至3家不具备相应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辽宁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显示,沈阳大辛垃圾处理场长期超负荷运行,垃圾渗滤液长期得不到有效处置,多年来累计积存渗滤液超过75万立方米。
《青海省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案》显示,西宁市垃圾渗滤液日产生量190吨,而日处理能力仅为90吨;
《湖北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显示,仙桃市两座垃圾填埋场中,旧垃圾填埋场约5万立方米渗滤液存放于无防渗措施的池塘。新建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能力不足,填埋场已积存渗滤液约3万立方米;
……
(上述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
这些只是已发现的部分情况,仍存在一定规模的垃圾渗滤液未被处理或违规处置。目前上述问题的整改工作都已完成或正在过程中,新建渗滤液处理设备是主要措施。如果监管力度加大,违规处置情况将无所遁形,需要进行处置的垃圾渗滤液还将增多。

根据《中国环境报》1月14日的新闻《渗滤液流失,一塑料企业被罚11万元》报道,现场检查发现,某公司仓库门口露天堆放约两吨废漆渣,废漆渣属于危险废物,但其堆垛周围未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也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致使废漆渣渗滤液流失地面。合计处以罚款11万元整。
处理两吨渗滤液的服务费用为400元左右,罚款是处置费用的275倍,足以让违法者“吃不消”。
2018年12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生态环境部通报7起典型案例问责情况》,其中*.*/*个案例就是天津市垃圾及渗滤液污染问题严重。渗滤液污染问题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
相信在监管力度加严后,违规违法处置现象会逐渐消失,垃圾渗滤液将得到规范处理,渗滤液处理行业准备好迎接超过25亿元的市场了吗?
参考文献:
[1]李军.生活垃圾渗滤液浸出模拟试验[J].环境卫生工程,1999(4):150-150.
[2]兰吉武.填埋场渗滤液产生、运移及水位雍高机理和控制[D].浙江大学,2012.